李兴昌:弘扬德艺双馨精神 躬身践行茶人匠心

李兴昌:弘扬德艺双馨精神 躬身践行茶人匠心

2阅读 2024-05-13 01:57 人物

普洱贡茶制作技艺集普洱茶制作技艺众家之精华为一体,清代雍正七年起源于云南古普洱府(今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是皇帝、皇室成员享用及作为珍品赐予有功之文武大臣、馈赠外国帝王和使臣的皇家贡茶。普洱贡茶是普洱茶发展的根基,普洱贡茶制作技艺奠定了普洱茶的发展基础。2008年6月,宁洱县普洱茶·贡茶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22年11月29日,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宁洱县的普洱茶·贡茶制作技艺作为本次申遗所涉及的44 个项目之一位列其中。

李兴昌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普洱茶制作技艺(贡茶制作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300多年来,李兴昌家族世代都在宁洱县困鹿山下制作普洱贡茶。作为普洱贡茶制作技艺的第八代传人,李兴昌的人生已经与茶园密不可分,从家族传承到推广技艺,从坚守传统到创新发展,他身体力行,让贡茶制作的古老手艺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使得氤氲千年的历史文化遗产逐渐走进了大众的视野。

李兴昌与儿子查看自家制作的茶叶。陶平/摄

01

传承坚守,让普洱茶·贡茶制作技艺艺载千秋

李兴昌的家乡困鹿山曾是清代皇家御用茶园,在一片茶香中长大的李兴昌,与普洱茶有着解不开的缘分。1987年,普洱茶制作还属于“低收益”“没钱赚”的行当,但李兴昌80岁的母亲匡志英依然坚决地要保护茶园,传承技艺,用毕生积蓄买下困鹿山上百亩古茶园的经营权,并叮嘱儿子道:“一定要管好古茶园,世代相传的制茶手艺不能荒废。”从此,李兴昌和普洱茶·贡茶的故事拉开帷幕。

“母亲80岁生日的时候,把古茶园作为礼物送给我们这些后辈,就是希望我们把它保护好,传承好。”李兴昌在母亲的指导下,开始学习古茶园管理、普洱茶加工制作等技艺,努力将传统技艺更好地传承下去。

在学习普洱茶·贡茶制作技艺时,李兴昌吃了不少苦头。家传的古法贡茶制作技艺有72道工序,制作周期为36天,加工程序十分繁复。“那时从家到产地往返要走4个多小时的山路,母亲年事已高无法上山,只能按照她的要求到山上把做好的毛料带回来,让她观察品鉴。”受工具、工艺及母亲不能直观指导等制约,李兴昌做出来的茶一直都达不到母亲的要求。彼时,李兴昌还在小学任教,每周五上山在茶园养护茶、采茶、制茶,周日晚上带着毛茶、举着火把下山,就这样循环往复,花了十多年时间,终于练就了一手普洱茶·贡茶的制作本领,并得到母亲的认可。

这门历经百年传承下来的手艺,之所以能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是和其历代传人的敬业精神和对每道工序的精益求精分不开的。李兴昌认为每一道手工制作的工序都必须用心揣摩。杀青时要依据锅中叶子的多少老嫩程度来决定火候、翻炒的快慢和抛撒的高度,揉捻时,可以通过控制用力程度让茶叶内部细胞的破裂程度处于最佳水平,让茶叶出汤风味独特……这些都是李兴昌40年来,用双手与茶叶对话总结出的经验。如今,普洱茶·贡茶制作技艺已浸入李兴昌的骨髓,他制作的茶饼拿起来可以吹得透,摔在地上却不散,一片片茶叶跟他的制作功力一样留下甘醇,越陈越香。

为更好地传承和保护这项古老的制作技艺,数年来,李兴昌潜心研学普洱茶传统制作技艺,把这门历经百年传承下来的手艺发扬光大。他也先后被授予云南首席技师、云南省乡村工匠名师、普洱大国茶匠、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传承人等荣誉称号。2020年12月,李兴昌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普洱(皇家贡茶)制作技艺”入选“中华绝技”优秀展播项目。2021年7月,李兴昌研制了重100斤“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周年”的龙团,分别被国家非遗博物馆和中国茶叶博物馆收藏。2022年11月29日,李兴昌家族传承的普洱茶·贡茶制作技艺入选“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李兴昌家族三代人的坚守和艰辛努力,终于得到了肯定。

02

传经授艺,让普洱茶·贡茶制作技艺“活”在当代

“大众传习,择优传承,培养德艺双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传承接班人。”这是李兴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的原则。

为传授制茶技艺,2009年李兴昌在文物保护单位:文昌宫设立普洱茶·贡茶制作技艺传习所,2012年他与儿子李明泽又将传习基地设置在当地高级职业中学内,让普洱茶课程成为职业学校的必修课程。他也先后被聘为普洱学院客座教授,滇西应用技术大学普洱茶学院客座教授、导师,普洱皇家贡茶研究所首席专家,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特邀院士等,他毫无保留地把他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更多的人,被誉为没有秘笈的传承人。

投石入湖生涟漪。迄今为止,上万人接受过李兴昌的培训,许多人成为优秀的普洱茶人,普洱茶·贡茶制作技艺也从李兴昌一家传承的独门技艺成为大众传习的世界非遗。

“我带过的学生有9位取得过国家级制茶大赛奖项,培养出国家二级评茶师2人,县、市两级传承人8人。”说起带过的“徒弟”,李兴昌不无骄傲。而最令李兴昌欣慰的是他的儿子李明泽如今也成为市级普洱茶·贡茶制作技艺传承人,二人携手创建的普洱茶·贡茶制作技艺传习基地、普洱山皇家贡茶文化产业创意园普洱茶技能培训基地、困鹿山贡茶园陈列馆,已成为学生和游客实践、研学和体验非遗技艺的热门目的地。

03

带动发展,让普洱茶·贡茶制作技艺名扬四海

2008年,李兴昌家族传承的普洱茶·贡茶制作技艺得到国家的认可,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时,李兴昌深知,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为了更好地保护古茶园和古茶树,李兴昌自费带领工人扎进困鹿山核心区进行实地调查、考证,先后花了10多年时间将困鹿山的古茶园、古茶树资源家底摸清,绘制出古茶树地图。这些材料也为当地的旅游开发提供了重要参考。

作为地道的困鹿山人,李兴昌不放过任何一个能够宣传困鹿山贡茶园的机会。在普洱县,流传着一段“说起普洱茶,就想到困鹿山,说起困鹿山,就想到李兴昌”的佳话。

多年来,李兴昌通过与当地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深入合作,将困鹿山的茶打造成普洱茶中的一线品牌,随着普洱皇家贡茶园知名度的日益提升,困鹿山茶叶得到越来越多的人认知、认可,茶叶价格越来越好,茶农的生活也越来越好。在他的带动下,宽宏村困鹿山村民将茶叶种植面积从原来的100多亩扩展到3000多亩,宁洱县困鹿山古茶园逐渐成为精细管理种茶模式的典范和茶叶种质资源与茶文化交流融合的生动案例。茶产业的发展不但富裕了宽宏村,还辐射带动了周边村落和周边乡、镇及邻县乡镇村落茶产业的发展,部分村民年收入可达数十万元。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困鹿山走出了一条“非遗+茶产业”助力乡村振兴之路。

2020年普洱山龙潭坝茶园产权到期,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茶叶的销售,导致茶农收入下降;另一方面,茶园无人承包导致茶农就业出现问题。作为本土企业家,李兴昌迎难而上,承包下了普洱山龙潭坝茶园的经营权,配合当地政府在普洱山龙潭坝茶园实施茶农安居等民生工程,稳定社会秩序,解决了近500户涉及普洱山龙潭坝茶园农户多年来的揪心问题,直接带动100余户茶农就业。承包茶园后,李兴昌致力通过茶叶提质增效提高茶农收入,开展茶园管理、茶树修剪等方面的培训,教授茶农种植有机茶。同时,为茶农垫付资金购买有机化肥、农药等进一步提升茶叶品质。在他和茶农的共同努力下,茶叶销售和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迎刃而解。目前,普洱山龙潭坝茶园每年可实现茶产值300余万元,产业联农带农助力乡村振兴作用愈发明显。

04

回馈社会,让普洱茶·贡茶制作技艺回馈社会

作为一名匠心茶人,李兴昌所坚守的既是“茶艺”又是“茶德”。在不断完善提升自己技能技艺的同时,他也将这份技艺凝练成一份功德,回馈社会。

2006年5月,在云南省普洱茶叶协会成立暨首届精品普洱茶展销会期间,李兴昌自主举行助学义卖活动,将义卖所得的1万余元全数捐给普洱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关心、教育、培养青少年成长。2006年11月,李兴昌获得中国(广州)国际茶叶博览会“全国名优茶竞赛”晒青毛茶金奖后,将获奖产品义卖所得的5000元全部捐赠给广东省慈善机构。2007年,他与合作伙伴全程支持哈尼族汉子白荣华单人徒步挑担茶叶上北京迎奥运活动,并在北京出席义卖捐助云南丽江儿童复明活动,将义卖所得的1.1万元全数捐赠给云南丽江儿童复明组织机构。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带领家族企业主动复产复工,生产并捐赠了总价值90余万元的“三餐茶”茶品支持宁洱县红十字会疫情防控指挥部开展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工作。同年12月,李兴昌参加泸滇经济合作峰会云南非遗慈善拍卖活动,将义卖所得的5万元善款全额捐献给云南省退役军人关爱基金会。2024年3月29日,宁洱县举办普洱茶·贡茶开采节活动,李兴昌家族企业赞助资金及物资10余万元,助力普洱山、普洱府、普洱茶和茶马古道声名远扬、香飘世界。多年来,李兴昌始终坚持和弘扬“德艺双馨”精神,向社会捐款捐物超过百万元。

“前不久,我被农业农村部等部门公布为食品制作类的乡村工匠名师,这既是荣誉更是责任,我将继续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养优秀传承人做表率,为推动普洱茶·贡茶产业发展,促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李兴昌说。

(作者:高雪 张芸源 作者单位: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县同心镇党委)

来 源:《中国乡村振兴》杂志2024年第09期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上一页:“厦门国际茶博会”四展联动 力推中国茶产业健康发展

下一页:“蒙顶甘露杯”首届全国大学生斗茶大赛圆满举办

相关阅读

茶友网
滇ICP备19006320号-4
滇ICP备19006320号-4